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
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
信仰培育部義工-楊皓嵐(Anson)
在2021年7月中的時候,因為有其他成員的邀請下,我就加入了信仰培育部的「慈愛青年」團隊。加入「慈愛青年」第一個活動就是兩日一夜的團建生活營,當時我有點緊張,因為有好多成員我都不相識。但是在團建生活營我覺得好有趣,並且想認識更加多新朋友。此外,另一個活動就是為「慈愛青年」拍攝節目,這種拍攝方法十分特別,因為可以利用拍攝方式來福傳。最後,我覺得成員之間好容易相處,有困難的時候都可以找他們幫忙。加入「慈愛青年」我也希望可以為這個團隊出一分力,並且可以透過團隊來改善自己的不足和認識更多的朋友。
信仰培育部義工-劉紀雋(杞子)
在不知不覺中,我已經加入信仰培育部的「慈愛青年」兩年多了,現在更成為了副團長。我認為「慈愛青年」是一個很好的青年福傳平台,讓很多志同道合的青年能透過這平台分享自己的信仰經歷及想法,給予青年發聲的機會。「慈愛青年」雖是義工服務的團隊,但在這團隊我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發掘興趣,也認識了很多不同年齡的朋友,因此我對「慈愛青年」有強烈的歸屬感。在服務和聚會中,也讓我感到「慈愛青年」的團結互助精神。「慈愛青年」同時也是一個有天主教信仰的團隊,我也希望培養團員有這份信仰,以愛主愛人的精神去生活及服務。
青年中心義工-馬雯汐(Anna)
拿了優秀義工獎後,有一位義工問我:「我要怎樣做才能夠獲獎優秀義工?」我想了一下,似乎沒有答案,但我認為優秀義工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標準,而是要學會如何把自己的特質和想法融入服務當中,把有價值的東西傳承下去。
在鮑青網服務的五年間,當中最觸動我的是我和服務對象和身邊的同伴之間微妙的關係。我和同伴們既是朋友,更是戰友,除了在活動前夕日日夜夜為服務對象構思不同類型的活動外,我更學會如何凝聚不同的人,如何讓不同的人擁有屬於自己的機會發光發亮。我感覺我和服務對象是朋友,我從小朋友身上看到愛和善良,純粹和成長,相信他們亦從我身上感受到熱情和關懷。和「服務」二字相反,我更認為我們是互相學習,共同成長進步。
祝願各位平安幸福,謝謝。
青年中心義工-曾子芸(Apple)
從來都不敢想的事,從來不會去想得到的獎項。
先說本身能加入鮑青網已經是一件很難得的事,從參加鮑青網的興趣班、到青春On fire、再到暑期義工後面試成為義工,我願將這稱為「緣份」,一切都是聖母媽媽的安排。
第七年,這段旅程上要感謝的人很多:帶我認識鮑青網的人、和我出生入死的品德義工們、到後來成為摯友的義工們、還有人生導師森哥和Air,因為你們一直的同行和臨在,使我有力量依然在這裏服務。
我不敢說我在鮑青網付出了多少,因為身邊優秀的義工多的是,真正令我感恩的是鮑青網對我的栽培,使我無論在學校或社會中都活得更有價值,未來的日子,希望能繼續抱着這份信念,繼續為他人服務!
女子籃球隊隊員-李婉雯
原本盼望2021年會更好,怎麼就在暑假開始接二連三受到疫情影響,或許一切來得太快,我們沒有時間埋怨,二話不說便報名到慈幼中學協助全民核酸的工作。望見隊友們身穿防護裝備,我們彷彿只是換了一個場景,由昔日練習的籃球場變成關愛站,但我們的感覺和態度都是一致,做好自己,合力互補,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打好這場仗。
今年是我完成鮑青網的十年之旅,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:「這十年來做過的事,能令你無悔驕傲嗎?」加入鮑青網女籃是其中一件令我無悔驕傲的事,讓我有機會繼續熱愛及參與這項運動,今年能夠帶著我們的少年隊參加Bosco Teen及分齡賽,就好似看到年輕版的自己,希望給予她們更多鼓勵及支持,讓她們能好好享受籃球的舞台。(說著說著,快要哭了……感動的眼淚自然地流出來)
男子籃球隊隊員-陳志立
2021年是我加入鮑青網的第二年。其實我在初中的時候也有參與鮑青網籃球隊的練習,不過在我前年重新加入球隊的時候,發現雖然球員與環境都變了很多,但是最重要的球隊氣氛與球員的態度依舊存在,同樣是充滿能量和熱血。再加上今年吳榮鵬教練的加入,球員的熱血和投入只增無減,球員向着共同的目標一起練習。雖然在過程中我們受到挫折和失敗,但是教練與球員之間會互相鼓勵與支持,令我們一起進步。在2021年,全世界仍然受到新冠疫情影響,但我們要感恩在澳門的生活沒有受到很大的影響。亦希望在2022年,大家的生活可以回復到未受疫情影響的時候,也希望新一年會比2021活得更開心,更精彩。
劃出理想生涯規劃系列活動參與者--鄭詠彤
我一開始參加這個活動時,一心想從中獲得工作經驗,因為它對我未來就學或將來工作有一定的幫助。可是,來到這所中心的頭幾天,我得到的不只是經驗,也學會了些許道理,這也是令我獲得經驗的主因,也會銘記於心。參與活動前,我會形容自己是積極、快樂、粗心大意的;參與活動後,我變得有耐性、細心,以及從工作體驗中體驗到困難和疲倦,但也明白到這些疲倦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,所以活動令自己記住無論現在或以後,都不能唉聲嘆氣,會影響周圍的人。而在工作實習體驗過程中,我感到十分開心,因為我的職業興趣是餐飲業,故此主辦單位安排我在一間西餐廳工作,從中,我認識了新的朋友,又和其他人一起工作,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、學會隨機應變,亦學會忍耐,故此,令我有不同的體驗。
而活動讓我了解到,工作需要自己主動分配好要做的事情,和平時上學有很大的不同,上學我們只需要按時間表活動就足夠了,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學會沖飲品給自己飲,因為平時都是自己買廢水或者買盒裝飲品,所以自己沖特別有成功感。但最困難的地方時,餐廳在中午的繁忙時間,工作就特別吃力,又時常被人催,又要走東走西。有時我想叫別人幫忙時,會被人駡。雖然實習前我已有心理準備會被人駡的,但我認為自己的情商有少少提升,應變能力有少少進步。
學校社會工作部駐校輔導員組長-戴麗娟(Anjo)
不知不覺在鮑青網工作已經十多個年頭了,記得當初連面試地點都要問別人怎樣去。這個過去生活中完全不熟悉的地區,在這十多年的日子中變得熟悉,機構就像是我第二個家,這裡有一班互相支持的同事,我們也會如家人一樣有意見不合的時候、會有對對方有意見的時候,而到最後我們都能共同面對。鮑青網見證着我不同的時期,由青澀到成熟,在這裡我經歷人生的失落、經歷最難過的事情;體驗到生命的奇妙、擁有最值得紀念的故事;不管是快樂、獲得、或失去都有鮑青網的陪伴。
在鮑青網工作,讓自己有所成長,從小我是一個沒有自信,害怕在他人面前說話,剛開初時我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,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得不好,特別在第一個工作環境中,讓我覺得自己技不如人。感恩機構總給予不同的機會,讓我做不同的嘗試,在轉變工作環境後,面對不同的人、事、物,從中不斷的學習、成長、去思考自己不足之處。在與「人」的工作中,從「人」的身上感受到陪伴的重要,在輔導的過程也許看不到很多的成效,但在學生畢業後,他們記得你的陪伴,也許當中的一句話、一個動作,這個當初用心種下的「種子」,時間到了便會發芽,這也是我花上很多時間才領悟的。
在投入管理工作後,更為我開拓眼界,學習從不同的面向思考事情、學習放下自己的個人想法、學習從他人的角度出發,當然我仍在學習當中,而我會努力去嘗試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最後,感謝鮑青網,因為在這裡我認識了最重要的朋友,也得到很多的幫助,希望自己能在鮑青網有更多不同的發展,同事們都能在工作中發光發亮,找到自己的所長,在人生舞台上更成功。
學校社會工作部行政文員-駱耀祺
由慈糼中學校園生活了十二年,在鮑思高神父的護蔭下成長,到現在又回到鮑思高神父的服務下工作超過六年,自己並沒有很特別的感情,或者自出生起就在風順堂區生活直到現在 ,反而有一種在自己的家工作的感覺。與其他在鮑青網服務的員工和義工不同,我的工作是不需要對着人,而是處理文件、帳目等等,工作可以說相對沉悶,但自己也不是喜歡刺激及具挑戰性的生活,不如說這種沉悶的工作可以持續下去才好–有突發性的挑戰出現時,必然是有不好的事情發生,這樣還是可免則免最好。
因為工作環境與自己的心態,在每一年鮑青網週年聚餐,聆聽每位長期服務的員工或義工的感受,是非常特別的事情,透過得獎者的感言,我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鮑青網對不同人的影響,無論是為他人服務的,或受到他人幫助而再次振作起來的義工,皆從他們的經歷,感受到天主的愛德,如何借助服務者傳開去,而受幫助者則藉愛德的種子,在自己心中發芽,再傳承下去。這樣會反過來認識到,任何突發的事情,更容易讓天主的慈愛發光發亮,照耀他人,也讓我覺得,不好的事情也有它們的意義,自己只要做好準備迎接天主的安排,就可以了。
甦靈計劃-自由TEEN地社工–陳靄兒(Emily)
有幸在我大學畢業之時認識鮑青網,經歷一番洗禮後機緣巧合下加入這個大家庭,可惜加入後不久便遭疫情來襲,導致很多原定的活動都被逼轉型或停辦,大家都變得措手不及,但亦不阻我們為青年服務的心情和動力。創意的一個本質,是不怕失敗,所以即使面對各種難關,我們都迎難而上。
我常說,鮑青網是容許你「發夢」的地方,這裡是可以讓我實踐想法的地方。只要你的出發點是向着年青人,機構會把你的想法盡最大可能變現,特別是經歷幾番疫情風波後,這裡好像沒有「不可能」的事。最令我難忘的是在構想活動時只隨便提提想法,同事們一一支持,最後一同實踐出來,那份感動和喜悅,是無法用片語來表達的。
社會發展日新月異,青年工作絕不是簡單的事,然而我在鮑青網能感受到同事們的熱血、衝勁和愛,大家的那份從內到外的奉獻和不計較的精神感化了我,令我不知不覺地委身於這裡,也樂在其中。在甦靈計劃的服務當中,我們融入了創新的想法,結合過往的經驗,加上團隊的合力,將把預防成癮的工作做得更好,在服務中與青年人共同成長。
黃子華曾說:「一份好工是令你不會害怕星期一!」,那麼,我找到了,而我找到的,不只一份工作,更是一種身份和使命。感恩我遇見–鮑青網。
只要你是青年人 你便是我的朋友